今天是: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正文

【农民日报】湖北咸宁市实施精准扶贫赶奔全面小康观察

来源:管理员, 管理员 时间:2015-12-30

  走进初冬的鄂南,灵秀的山村依然尽显别样生机,习习的微风难掩火热的激情,一场消灭贫困的大决战正在进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2015年7月召开的咸宁市扶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建明情难自已,“实现到2018年192个贫困村、38.3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目标,既是中央、省委定下的硬任务,也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托付。”

  是重托更是考验。作为湖北省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面对每年近10万人的脱贫任务,咸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围绕“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打一场扶贫攻坚决战决胜战”的总要求,以幕阜山咸宁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重点,积极探索“12333666”工作法,凝聚各方力量,奋力开创精准扶贫的新篇章。

  挂图作战:目标明确责任清晰

  决战时刻,重担上肩。2015年,咸宁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并先后制定下发了《咸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市驻农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为全市精准扶贫工作确定了总纲。

  “精准扶贫就是一场战役,一定要有高效率的指挥系统和有力的督导系统。”为此,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李建明任政委、市长丁小强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陈树林任常务副指挥长的作战指挥体系。指挥部成员由50余家市直单位负责人组成,下设“一办五组”统筹推进工作,即指挥部办公室、业务指导组、宣传报道组、作风督导组、考核督查组、资金监管组。

  各县(市、区)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责任到人、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11月9日,咸宁市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综合协调作战指挥部办公室,在一块可触摸的电子信息屏前,工作人员通过点击信息屏,演示了精准扶贫的动态情况。记者看到,点开一个县的某一个贫困村,不仅能了解到这个村的基本情况、贫困户数、脱贫计划、已脱贫的人数,还能将驻点的市、县领导,工作队员在岗情况以及近期的工作计划等一目了然……

  “通过全天候的实时掌控,真正把全市的精准扶贫战斗拢成一盘棋。”咸宁市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做好信息化的挂团作战的同时,咸宁市在全市明确了“12333666”的精准扶贫工作法。

  “一个目标”,即确保到2018年底以前基本完成精准脱贫主要任务,全市3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9年—2020年继续巩固提高、实现全面小康。

  “两个原则”,即“精准”和“务实”的原则,确保扶贫对象和脱贫措施的精准,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务实。

  “三个结合”,即把抓扶贫与促发展有机结合,把打基础和保长远有机结合,把精准脱贫与全面小康有机结合。

  “三级联动”,即实现省、市、县三级工作队覆盖全市所有贫困村。

  “三队合一”,即整合“三万”工作队、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队,实行“三队”合一,使驻村帮扶的力量更加集中、资金更加集中,打造一支精准扶贫的“铁军”。

  “六大行动”,即“四个全覆盖”精准识别行动,“3+X”产业扶贫行动,助学扶智行动,救助保障行动,创业就业帮扶行动,搬迁安居行动。

  “六大机制”,即党政主导推进机制、挂图作战动态销号机制、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社会力量动员机制、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金融扶贫参与机制。

  “六个一线工作法”,即民情在扶贫一线掌握、力量在扶贫一线配置、问题在扶贫一线解决、责任在扶贫一线落实、作风在扶贫一线转变、成效扶贫在一线凸显。

  在“12333666”的总体指导下,按“北三县”插花贫困县和“南三县重点贫困县”两个区域六大战区的分布,35名市级领导、104家市直部门,177名县级领导、164家县直部门,全面帮扶120854户贫困户共38.3万人,每个重点贫困村的责任领导、脱贫方式、完成时间节点等等,一清二楚地明确在作战图上。

  驻村入户:摸清“穷”底精准到人

  近期来,咸宁市177支市、县驻村工作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屋堂村寨,他们摸穷底、动真情、出实招,找准农村精准扶贫的主战场。

  10月18日,咸宁市驻通山县大路乡新桥村工作队的4名队员,在队长李强海的带领下,背上锅碗瓢盆和床铺被褥来到村里。一放下行李,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来,拿着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一户一户调查核实情况。

  “木耳基地搞好了土地平整,近期就可以搭棚,架放黑木耳棍棒。”李强海对记者说,经过走访摸底后,工作队针对新桥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造血”能力缺失的特点,一方面联系有关单位做好村湾产业、路网、水网等规划和乡村卫生诊所规划,另一方面联系随县香菇协会、崇阳木耳协会专家到村实地勘察,并成功引进黑木耳种植技术,初步建设成了30亩黑木耳基地。

  在工作队进驻贫困村的同时,一场市级领导带队的大调研、大督查、大访问行动同步展开。该市35名市级领导纷纷来到精准扶贫驻点联系村开展调研、指导和督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1月4日,咸宁市委书记李建明来到联系的贫困村——通山县新桥村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危房贫困户焦元和一家在政府帮扶下改建住房的情况。同一天,市长丁小强来到联系点崇阳县大岭村调研,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状况、家庭收入等情况,现场商讨制定帮扶方案。11月3日,市委副书记陈树林来到离通城县城区最远的高山村望湖村走访贫困户,不断安慰因贫辍学在家的贫困户万五梅家16岁的女儿。11月5日,副市长闫英姿调研通山县长滩村,针对四五六三个村民小组手机信号不通的问题,现场联系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集中调研活动,带来了丰硕成果。据了解,此次集中大调研活动共帮助35个重点贫困村解决实际困难326个,带来发展项目108个,投入各类资金7600万元。“市里每年安排每个工作队工作经费和扶贫资金20万元,用于帮助驻点村解决精准扶贫资金问题。”常务副市长吴晖通过调研后明确表示,除按政策落实相关扶贫资金外,咸宁将进一步加大对精准扶贫的支持和资金保障。

  “吴金刚,43岁,2013年患上尿毒症,每星期两次透析,完全丧失劳动力。上有两位70岁的老人要供养,下有两个儿子读书,每个月开支4000多元,不堪重负。”驻通城县北港镇贯青村工作队员李杰,在10月27日的工作日志中写道。

  “一本扶贫工作规范严要求、一本精准扶贫知识手册瞄方向、一本民情日记访民情、一套工作装备勤走访、一张‘心连心’联系卡连民心、一个民意箱听民声。”眼下,全市驻村工作队正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像密织一张大网,在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核查。目前,全市各级工作队共走访入户13290户,共计38850人次,正在进行登记造册网上信息录入,组织实施“一户一策”帮扶计划,推动精准扶贫作战图到村到户。

  合力攻坚:精准发力定向施策

  “精准扶贫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发展工程。”2015年11月13日,李建明在全市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上再次发出总动员。产业开发,撬动脱贫致富新支点;金融扶贫,注入精准扶贫新动力;特色帮扶,汇聚了社会各界新力量……

  10月25日,李德军站在茶叶基地,望着长势喜人的茶树,对村子未来更有底气。油市村共有490户,贫困户41户127人,多年来村集体经济疲软,积贫积弱。2012年,在外经商的李德军回乡当支书,带领村民对接市里的三大“百亿产业”创办茶叶基地,也引进葡萄、草莓种植进行现代农业试验。3年来,全村先后建起1200亩茶叶基地、年产5万斤的葡萄等基地。

  在油茶产业的带动下,村里的贫困户殷国度一家的年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不到1000元,增加到2014年的3000元。3年间,年收入提高近3倍,像殷国度这样的人在村里还有很多……

  咸宁市推出“3+X”产业精准扶贫套餐,所谓“3”,即对接全市楠竹、油茶、茶叶“三大百亿”产业,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幕阜山片区3个重点贫困县完成百万亩楠竹基地、50万亩茶叶基地、30万亩油茶基地,力争有条件的贫困户种植2亩以上经济作物,或者有一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在全市培育3—4个“全产业链”式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打造千亿农产品加工工程。

  所谓“X”,即该市根据地方资源特色实际,精选一批“短平快”产业发展项目,贫困户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适宜发展项目,目前已列出黑木耳、山地菜、牛养殖、放养绿壳鸡蛋等20余个项目。

  扶贫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咸宁支行与幕阜山咸宁片区三县签订了精准扶贫开发合作协议,确定为片区扶贫项目和扶贫企业提供200亿元意向信用额度,助力扶贫开发。同时,咸宁市与长江证券公司合作,设立1亿元幕阜山农产品发展投资基金。

  为促进金融与扶贫深度融合,解决贫困地区企业和群众贷款难的问题,咸宁市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幕阜山咸宁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进扶贫“邮储贷”试点,通过政府向邮储银行提供担保金,银行按照1∶5的比例确定放贷规模。目前,全市累计向325户贫困户、9家专业合作社发放“邮储贷”2810万元。

  同时,该市还在幕阜山片区县中实施特色扶贫济困帮扶,重点关注特困群体脱贫,资源要素向贫困户中的贫困户倾斜。通山县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锁定1000户最贫困家庭,实施建房免费、教育免费、治病免费、生活保障、生产扶持等“三免费一保障一扶持”帮扶行动,全面解决贫困户生存保障问题。崇阳县实施万名干部结对助万家脱贫活动,在全县范围内选择1万个特困家庭,组织全县1万名干部职工、工商大户、企业业主参与结对帮扶,通过包保扶贫、职责扶贫、爱心扶贫、造血扶贫等形式,利用两年时间实现1万个特困家庭脱贫致富。

  “精准扶贫是个系统工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集全市之力,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李建明说。从实现路径到推进方式,从产业培育到济困帮扶,咸宁各扶贫主体积极融入、各司其职、主动作为的大扶贫格局业已形成。据了解,2015年,咸宁市投入扶贫资金37亿元,将实现减贫7.8万多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2万元,同比增长10%。

附件: